2021-01-26 13:48:26 sunmedia 3499
新春臨近,相信許多人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一提到年貨,肯定少不了要買肉。
然而,疫情以來,報道了很多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和環(huán)境與冷鏈相關的新聞。
那么,問題來了。所有的肉類產品都與冷鏈脫不了干系,而目前“冷鏈物流”一次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因此,防止新冠病毒在冷鏈傳播是重中之重,如何防止新冠病毒在冷鏈傳播是也是大家熱議的話題。
防止新冠病毒在冷鏈中傳播非常重要?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曾表示,新冠病毒污染其實與產品是魚、蝦、雞翅還是其包裝并無關系,關鍵是冷鏈環(huán)境,在全程-18℃的低溫條件下,怕熱喜涼的病毒更適合存活。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也曾對病毒的存活環(huán)境進行科普,她指出“一般情況下,病毒在冷鏈上能較長時間存活。在我們已知并掌握的病毒中,一般病毒處于4℃左右可以存活3-6個月,而在零下20℃以下的環(huán)境,可以長期存活達20年左右。當然,不同的病毒存活時間也不一樣。
冷鏈食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冷鏈條件下病毒又更容易存活。因此,防止新冠病毒在冷鏈中傳播的重要性是無容置疑的。
冷鏈中的新冠病毒是從哪來的?
2021年1月8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和周鵬在《科學Science》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新冠病毒的跨種群傳播》。文中指出:目前全世界仍未確定COVID-19病原體的直接來源。
這一年多來,報道的冷鏈產品上被檢出新冠病毒,多數(shù)都是在進口冷凍生鮮外包裝上,其中“中槍”最多的就是水產品,如南美白對蝦。
但這些外包裝的病毒到底是從哪里來,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定論。只是判斷可能沾染了感染者的飛沫等,也就是說,可能是人傳物。
如果生產國,特別是生產地的疫情沒有結束,冷鏈從業(yè)人員被感染的風險高,食品表面被從業(yè)人員污染的風險就高。
食品生產和加工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yè),特別是在冷鏈包裝和運輸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能讓機器幫助完成。目前在國外很多地區(qū)疫情得不到基本控制的情況下,如不切斷污染源頭,就會不斷在冷凍食品及包裝上檢出病毒陽性。
那么,市面上的冷鏈食品還能買嗎?什么渠道購買的食品是安全的?接著往下看。
冷鏈食品還能買嗎?
中國科協(xié)科學辟謠平臺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發(fā)布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流言榜”中提到,在全球8000多萬確診病例中,到目前還沒發(fā)現(xiàn)因直接食用冷凍食品而引起的感染。
也就是說,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正常冷凍食品是可以食用的。
疫情以來,國家相繼出臺兩項法標,將“冷鏈物流”的管理提高到了一個新層次。進口產品及包裝被檢出陽性也表明我國的疫情防控措施非常嚴格到位。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新冠病毒爆發(fā)都和進口食品有關系。比如,此次河北省的疫情在任何官方報道上都沒有提及與進口食品有任何關系。
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21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在下調關稅的商品名稱中,包括了肉類、海鮮產品,這充分說明絕大多數(shù)進口食品是沒有問題的!
冷鏈防疫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政府監(jiān)管方面
冷鏈物流防疫指南上有要求:公路、水路進口的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要把好四道“關”,即:人員關、工具關、信息關和處置關。
要切實保障工作人員健康安全;要對參與冷鏈過程的所有運輸工具、容器、工具都要進行專業(yè)徹底的消毒,切斷病毒傳播的源頭;要嚴格落實信息登記制度,嚴禁運輸、銷售來源不明的冷鏈食品;要對突發(fā)事件做好應急處置,堅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消費者方面
一是在購買時要做好防護,注意勤洗手、多消毒;
二是不能購買來源不明的產品;
三是在烹飪時注意關鍵環(huán)節(jié)衛(wèi)生,需將所有的食材煮熟。
做好以上幾點,相信大家都能好好享受美食,在這個不平常的時期,過一個溫馨、美好的春節(jié)!
呼市人!過年還能吃冷凍魚蝦嗎?這些知識你需要知道…
牛肉、巴沙魚、三文魚
這些令人流口水的食物,
自疫情發(fā)生以來
卻被頻頻曝出
食品及其外包裝
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消息
冷鏈食品已經成為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
距離春節(jié)還有十幾天
大家已經陸續(xù)開始備年貨了
海鮮這些冷鏈食品
更是年貨中的“熱門選手”
怎么愉快地吃?
一起來了解
什么是冷鏈?
冷鏈是指某些產品在加工、貯藏、運輸、分銷和零售、使用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始終處于產品所需的特定低溫環(huán)境下,減少損耗,防止污染和變質,以保證產品安全的特殊供應鏈系統(tǒng)。冷鏈廣泛運用于初級農產品、加工食品、特殊商品等領域,其中與我們生活最密切相關的還是冷鏈食品。
為持續(xù)做好新城區(qū)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加強冷鏈環(huán)節(jié)防疫工作力度,連日來,新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持續(xù)加大執(zhí)法檢查和抽檢監(jiān)測力度,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企業(yè),及時監(jiān)督整改。
記者跟隨新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執(zhí)法人員來到福海興冷庫,重點檢查了冷鏈食品索證索票和進貨臺賬記錄情況,隨機抽取了某品牌的進口冷凍產品,查驗了追溯碼和消毒證明,逐一核驗了進口冷鏈食品銷售人員是否持有7日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執(zhí)法人員提示冷庫負責人,及時錄入和維護冷庫進口冷鏈從業(yè)人員相關信息,并定期如實錄入核酸檢測結果。
在檢查現(xiàn)場,執(zhí)法人員對從業(yè)人員佩戴口罩上崗及場所消毒情況也都進行了強化,加大對冷藏冷凍食品質量安全檢查力度,規(guī)范建立追溯閉環(huán)管理體系,對銷售進口冷藏冷凍食品、冷藏冷凍貯存場所情況和從業(yè)人員信息等情況,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信息實,同時做到冷藏冷凍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問題可查。從源頭管控、流通渠道、消費終端入手,讓百姓買的安心、用的舒心、吃的放心。
“冷庫主體要求在進貨的時候實行24小時簽報備,假如說需要進貨,發(fā)貨的時候必須是帶四項證明,就是咱們的進出口檢驗檢疫證明,還有咱們的冷鏈核酸檢測,再一個就是消毒證明,還有咱們正規(guī)的票據(jù),這四項證明缺少一項是絕對不允許進貨并入庫的,”新城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科李巨乾科長說,“所以在這一塊剛才我們也去查了一下商家的票據(jù),還有商家的索證索票情況,這兩個地方還是做得比較好的,最起碼在這一塊,包括人員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還有咱們進回來進口食品的核酸檢測證明,這一塊咱們都是有的?!?/p>
據(jù)了解,目前新城區(qū)轄區(qū)內一共有三家海鮮市場和兩大冷庫,下一步,新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將繼續(xù)按照摸排到位、宣傳到位、防控到位的要求,持續(xù)抓好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為群眾“舌尖安全”保駕護航。
購買冷鏈食品時
您需要注意
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呼和浩特市市場監(jiān)管局在全市范圍內推行“蒙冷鏈”食品追溯系統(tǒng),消費者可從即日起掃描商家進口冷鏈食品二維碼購買。
納入追溯平臺的商家經銷人員及所購進的進口冷鏈商品均已取得相關機構檢驗檢測合格證明以及呼和浩特市核酸檢測證明?!懊衫滏湣弊匪菹到y(tǒng)將經營者的銷售、生產、貯存、餐飲服務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的流通信息全部納入系統(tǒng)管理,形成“人物同查、人物共防”的追溯防控機制。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中專路市場所副所長烏力吉介紹,凡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時,要通過掃描二維碼購買。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追溯系統(tǒng)信息,所購買的商品名稱、編碼、規(guī)格、儲存方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原產國、檢疫檢驗結果、核酸檢測結果、是否消毒都一一顯示,還有生產批號、入境日期、入境口岸、報關單證明、檢驗檢疫編號證明、核酸檢測報告及消毒情況。
掃描商家“蒙冷鏈”二維碼,查看冷鏈食品檢疫結果
呼和浩特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示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冷鏈食品過程中要掃二維碼購買,并留取購買進口冷鏈食品的相關信息,對銷售無碼進口冷鏈食品的行為撥打12315投訴舉報。
公眾購買進口冷鏈食品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01消費者在購買冷鏈食品時,應當全程佩戴口罩。
02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當提供一次性手套,供消費者選購時佩戴。
03消費者在選購冷鏈食品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冷鏈食品,經營者應當提供食物夾等工具供消費者使用。
04消費者在選購結束時,應當立即洗手或消毒雙手,經營者應當提供手消毒劑供消費者使用。
05食物夾等工具應定期消毒,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再用清水洗凈,或使用75%醫(yī)用酒精擦拭,作用5分鐘。工具使用頻率較高時,可適當增加消毒頻次。
06減少或避免購買海淘冷鏈食品,如必須購買,在收到物品時要戴好口罩、手套,做好外包裝消毒,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
怎樣處理冷鏈食品
才安全?
01保持廚房通風,對廚房的臺面、器皿表面經常清潔并擦拭消毒。
02避免直接沖洗生的肉制品,防止濺撒污染,可用浸泡搓洗方式。
03清洗或接觸冷凍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將生、熟食物分隔存放。
04處理冷鏈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砧板等應單獨放置。
05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應燒熟煮透。
06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食品。
大家還能愉快
地買冷鏈食品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目前沒有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jù)。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新冠病毒主要經人的呼吸道、飛沫和人與人的密切接觸傳播,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
來源:二三里資訊商洛、呼和浩特日報社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