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2 08:04:24 sunmedia 2130
格力電器:股東京海擔保減持4288萬股 占總股本0.71%
7月10日消息,格力電器發(fā)布公告稱,公司于7月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海擔?!保稖p持完畢通知書》,截至2020年7月9日,京海擔保累計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42,881,778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71%,本次減持計劃已實施完畢。
自2010年7月8日公司披露《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至本公告日,京海擔保累計減持2.08% 。
2020年6月20日,格力電器對外披露了《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股份減持計劃的預披露公告》,京海擔保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或兩種方式相結合減持所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42,881,778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0.71%,其中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起始日期不早于2020年6月22日,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股份的期間為:自2020年7月16日起,至2021年1月15日止。
格力如何進一步破局?
格力電器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看出:格力過去的成功,一個靠高技術、高質量的產品,一個是獨特、強大的經銷商銷售體系。它們就像格力有力的左膀右臂,在激烈的市場搏殺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發(fā)展,原來的經銷商銷售體系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環(huán)境,如果該體系不進行變革,不但會影響格力的發(fā)展,更會使原來依靠格力賺得盆滿缽滿的經銷商越來越難以盈利、甚至虧損、消亡??梢哉f幾乎所有行業(yè),尤其是消費行業(yè)的經銷商都將消失。B2B、C2C、B2C這些模式都將消失,唯有C2F永恒(消費者對工廠)。
目前的格力已經是一個強大的企業(yè),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家能提供高技術、高質量產品的家喻戶曉的家電企業(yè),不再需要很多營銷人員向潛在客戶推銷格力的產品。社會的發(fā)展,線上銷售模式的推廣和成熟,從單純的網(wǎng)上商店到現(xiàn)在的“直播帶貨”,以及中國物流服務的發(fā)展,不但可以使格力擁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新營銷方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進行“按需定制,減少庫存”。傳統(tǒng)供應鏈正在逆向打通,消費開始決定生產。未來每件產品在生產之前,都知道它的消費者是誰。在“按需分配”實現(xiàn)之前,必須先實現(xiàn)“按需生產”。一種社會新狀態(tài)正在形成:不是政府調節(jié),而是消費者調節(jié)。
格力的經銷商體系,已經成為龐大、臃腫無法為市場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卻需要消耗很多資源的組織。對于經銷商來說,數(shù)量龐大的銷售人員、數(shù)量眾多的實體門店成本、以及經銷商為了“銷售返點”可能多進貨造成的產品庫存,造成原來的銷售體系不但不能為格力獲得相應的客戶,還消耗的更多的資源——銷售人員需要工資、門店需要高額租金、無效庫存,這些成本都會反應格力產品的終端價格上。如果格力和經銷商不進行銷售模式變革,尤其未來開始面對中國家電市場存量市場時,高額的銷售成本,顯然會成為格力的弱勢,經銷商的收益也會受到影響。
從今年上半年格力大力進行“直播帶貨”,以及格力經銷商組成的股東京海堅持格力股票來看,格力和經銷商都看到了需要變革銷售體系的需求。但是與其他家電企業(yè)及其經銷商相比,格力變革起來更加困難,因為:第一,格力和經銷商是一個利益共同體而且經銷商也是格力的大股東,這也是以前格力經銷商努力推廣賣貨的原因,既然關系緊密,變革起來阻力就比較大;第二,格力和經銷商這個利益共同體這個組合,在過去的家電市場,縱橫捭闔、所向披比,過去的成功容易成為思維定勢,變革的動力比較不足;第三,感情上難以割舍。畢竟曾經在戰(zhàn)場上以命相托、互相依靠的戰(zhàn)友,現(xiàn)在要痛下殺手的進行變革,在情感是是難以接受的。
所以,單純依靠格力和經銷商這兩個當時主體進行銷售變革,變革的行動很可能時緩慢、比徹底,即便他們都認知到“不變革就沒有未來”。這個需要第三方來推動,督促,第三方包括媒體、中小股東、新進股東等原來成功系統(tǒng)關系不大且希望格力越來越好的人,當然也包括目前入駐但尚未發(fā)生作用的大股東:珠海明駿投資合伙企業(yè)。
格力進行銷售模式變革的同時,依然可以與原來的經銷商形成利益共同體,但經銷商的工作重心必須進行變革:第一,變銷售人員為售后服務人員,未來的市場會有“產品為王、銷售為王”時代轉變?yōu)椤胺諡橥?、體驗為王”,良好的售后服務,可以為客戶帶來滿意的購買、使用體驗,為其再次消費和主動“口碑營銷”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大力縮減銷售門店數(shù)量,降低經銷商運營成本,變“銷售中心”為“體驗中心”,這還可以減少產品的格力產品的“無效庫存”。這樣一來,格力及其經銷商整體運營成為得到降低,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從而在存量市場中依然就有競爭力。當然,有變革就會有犧牲,是一個浴火重生的過程,一些無法轉變觀念和學習新技能的銷售人員,一定會被淘汰的。
格力接班人問題極有可能危機格力的生存,這一點需要向平安學習。
近期平安不斷傳來人事變動的消息,創(chuàng)始人馬明哲即日起辭去首席執(zhí)行官職務,但繼續(xù)擔任董事長。同時,由2008年起擔任平安首席財務官(CFO)的姚波出任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Co-CEO)。姚波入局補缺已履新友邦保險的李源祥,與謝永林、陳心潁同為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
至此,馬明哲名正言順放權,將CEO職權分予3位助手。此舉固化了中國平安“1+3”最高管理架構,即董事長+三位聯(lián)席首席執(zhí)行官的集體決策機制。毋庸置疑沒有董明珠就沒有現(xiàn)在格力的成功,一個高調、強勢的領導,很難培養(yǎng)出一個市場方向感敏銳、決策果決的高管團隊和接班人。
文章來源: techweb,匯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