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168
“打響出口攻堅戰(zhàn),全力以赴保訂單”系列報道
研究所:黨徽在崗位上閃光
“兩學一做”怎么學,如何做?洛陽公司壓實機械產品研究所的廣大黨員和干部員工用實際行動作了很好的詮釋。
今年,工程機械行業(yè)銷售形勢依舊嚴峻,每一個銷售訂單都來之不易。公司處于改革轉型期,年初壓實機械由老廠區(qū)搬遷進入新的產業(yè)園,職工們處于新工作環(huán)境、新設備、新作業(yè)模式的適應期,生產一線人手不足……在種種不利條件下,公司接到了近年來最大的一批全液壓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出口訂單任務,并且還是公司新開發(fā)的全液壓雙鋼輪產品,雙驅、雙振,采用電控系統,技術含量高。由于按用戶要求訂制發(fā)動機,以及首次嘗試雙鋼輪產品流水線裝配的生產作業(yè)形式,研究所設計改型、工藝準備工作的難度大增,為此,研究所多次組織開展設計、工藝方案論證,技術交底等活動,并制定詳細的現場技術服務計劃,責任到人。
時間緊、任務重、產品新、要求嚴!面對重重困難,公司及時開展了“黨徽在崗位閃光”主題實踐活動和“打好出口攻堅戰(zhàn),全力以赴保訂單”短距離勞動競賽活動,干部職工齊心協力,各盡所能,按期保質完成了生產任務,譜寫了新形勢下“務實、求精、創(chuàng)新、爭勝”企業(yè)精神新的篇章。
2016年6月20日開始,訂單產品生產的重頭戲——產品組裝、調試,拉開了帷幕。研究所相關技術人員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現場技術服務工作中。
由于是訂制發(fā)動機,存在著轉向泵無取力口、支腳連接螺紋孔標準不統一、空調壓縮機無安裝位置等種種缺陷,作為主設計的高級工程師、共產黨員何社全,絞盡腦汁改進設計方案,日夜奔波于辦公室和各生產車間之間,繪制圖紙、指導加工、聯系配套廠家、現場試配試裝……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產品主管彭紅偉,從零部件加工生產,到焊接涂裝,再到試制裝配,試驗與測試,全程做好技術指導,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裝配工藝員、共產黨員王志宏、馬暉,針對雙鋼輪產品首次上線組裝,改進工藝流程、設計分動箱試驗工裝、編制分組定額,現場跟蹤、指導,核對輔料定額,并對總裝線、部裝線、翻轉機等新設備使用性能進行驗證,提出改進方案。每天作息時間與車間同步,忽略了雙休日的概念。
電氣工程師金仁、徐曉蓮,從電器元件進廠開始就認真把關,檢測線束、元件的性能,手把手的交裝配電工電器安裝方法,對下線產品出現的各種電器故障不厭其煩的檢查、調試、排除,經常在車上一趴就是幾個小時,每天工作結束累得連樓梯都爬不上去。
技術服務到現場,投入裝配賺經驗。共產黨員侯艷剛、楊建權,作為公司新生代的主設計,帶領谷恩波等新進廠大學生,主動上手參與裝配調試,指導車間職工對全液壓產品最復雜的系統——液壓管路進行梳理、識別、分類、講解,降低了液壓系統錯、漏裝的概率。在整機試車環(huán)節(jié),更是冒著炎炎烈日,以及設備內部八九十度的高溫,認真進行產品各項性能測試,及時獲取第一手技術資料,手臂燙傷了依然毫無怨言。
試制組孫雁、楊標兩位師傅,技術精湛、經驗豐富,主動充實到裝配一線,幫助車間完成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的裝配工作,不計個人得失,不畏酷暑高溫。
夜色降臨,裝配車間依然燈火通明,職工們不知疲倦的忙碌著。在繁忙的生產現場,隨時可見共產黨員的身影,他們踏實苦干、任勞任怨、揮汗如雨、廢寢忘食,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那顆顆閃亮的紅色黨徽,組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建機公司主管技術、質量副總經理、共產黨員韓長太,副總工程師、共產黨員楊永楨,研究所所長、共產黨員張學輝,以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老專家胡勝利,更是每天堅守生產現場,對裝配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技術、質量問題進行分析、改進、協調,盡可能的減輕對生產進度的影響。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張玉民、支會主席徐立,每天對加班職工進行統計,安排加班飯,隨時了解掌握下班交通情況,對夜晚路遠職工安排專車護送,確保安全到家,出色的完成了后勤保障工作。
孤軍奮戰(zhàn),其力有限,眾志成城,堅不可摧!在建機公司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7月20日,首批下線的訂單車整齊的排列在停車場上,接受用戶的驗收。此批訂單車的順利下線,填補了新產業(yè)園雙鋼輪產品首次大批量流水線作業(yè)生產模式的歷史空白,充分體現了公司職工“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優(yōu)良傳統,為公司實現新的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文來自國機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