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 17:09:58 sunmedia 2024
這幾天,在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2號施工支洞內(nèi),依舊是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為保障工期,鉆爆班組選擇留下來堅守工地。
鉆爆是工程建設(shè)中最辛苦的一項工作。鉆爆機鑿進巖層會發(fā)出刺耳的聲響,普通人呆幾分鐘就會難以忍受,而鉆爆工人們一呆就是四五個小時。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shè)工人 李成都:剛開始是不習慣的,打完鉆耳朵嗡嗡叫,要過個二三十分鐘左右才能恢復正常。
鉆爆工作也是個技術(shù)活,鉆機的重量有近百斤,鉆桿也有二三十斤重,光是抬起就十分費力。在實際施工中,工人要根據(jù)鉆爆點位置高低的不同,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做支點確保施工位置的準確。位置高的時候,工人要將手臂懸過頭頂穩(wěn)穩(wěn)地架住鉆機,七八分鐘下來,手臂常常會酸痛僵硬。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shè)工人 李成都:有時候在起拱線的時候,人是站不直的,要彎著腰,鉆還要抱在大腿上面打,特別累。為的就是保證打出這個光面的效果,一定要把握這個角度,動一下角度就偏了,就超挖了。
除了技術(shù),干鉆爆還得靠力氣。遇到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雜的時候,一個人用盡力氣也常常拔不出鉆桿,需要兩三個人通力合作才能艱難取出鉆桿。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shè)工人 蘭色潮:我們卡槍的時候,一個人就拔不出來,要搭檔來配合,兩個人來回磨搓,碎石磨細了才能拔得出來,需要好幾分鐘。
為了工程進度
“90后”小伙首次異地過年
鉆爆工作既需要技術(shù)又需要經(jīng)驗,因此鉆爆工人大多是“60后”和“70后”,來自云南昭通的郭登雄是這個工地上少見的“90后”。
七、八年前他還是個小鉆工,憑借踏實肯干的品質(zhì),幾年時間就成長為施工班組的小隊長,現(xiàn)在他每天要負責安全檢查、施工協(xié)調(diào)、質(zhì)量監(jiān)督等多項工作,每天洞內(nèi)洞外跑進出十余趟, 一天下來步數(shù)都有兩萬六七千步,常常占據(jù)微信運動榜的榜首。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shè)工人 郭登雄:因為我們走在洞里面都是石子路,鞋子比較容易磨損,比較廢鞋。車里面都會備個一兩雙鞋,隨時預備壞了就換上,不耽誤工作。
這個春節(jié)
是郭登雄在外過的第一個春節(jié)
他最想念的就是剛滿一歲的女兒
去年春節(jié)后離家的時候,郭登雄的女兒剛剛出生不久。為了參與女兒的成長,郭登雄每天都要和家里視頻通話。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shè)工人 郭登雄: 剛開始打的時候不怎么看,不怎么聽,后面打多了,她就會慢慢拿著鏡頭對著仔細看。有時候做些動作能夠分辨出來我是她爸爸,然后有時候叫她名字,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會“嗯啊”應你,那時候心情感覺很高興。
工地精心準備“團圓飯”
讓外地員工感受在家般溫暖
留在工地里的除了一線的施工人員,還有不少后勤保障的職工,為了讓大家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工地為大伙準備了豐盛的火鍋。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職工 張燕:有葷有素有蝦有海鮮,飯飽不思家,大家雖然在工地上,吃得飽吃得好,如同在家里一樣。
天臺抽水蓄能電站2號施工支洞項目經(jīng)理 姜恒:感謝大家今年可以留守陣地,雖然是在工地過年,也希望大家可以感受到在家里的溫暖。
除了熱氣騰騰的火鍋,工地還為工友們送上了新年紅包。屋外濕氣氤氳,屋內(nèi)暖意融融,大家一邊涮著火鍋一邊聊著各自的家鄉(xiāng),工地上的團圓飯也有了家的味道。大伙兒說,既然選擇留下,就要保質(zhì)保量干好工作,為工程進度出自己的一份力。
來源:城市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