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城市雨水排水系統(tǒng)提標改造工程這樣做!

2020-09-16 13:08:01 sunmedia 2214


國務院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fā)【2013】36號)文提出:在全面普查、摸清現(xiàn)狀基礎上,編制城市排水防澇設施規(guī)劃。加快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與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解決城市積水內澇問題。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fā)建設模式……。到2015年,重要防洪城市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防洪標準。全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澇、防洪減災能力,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澇、防洪工程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 “提升城市排水系統(tǒng)時要優(yōu)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yōu)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的指示為我們建設城市排水系統(tǒng)指明了綠色發(fā)展的道路。

2020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的《上海市雨水排水規(guī)劃(2020~2035)》明確了本市雨水排水標準,城市排水5年一遇、內澇防治100年、入河污染有效控制。

針對雨水排水提標的工程,做點重要提示,希望把好事做好!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0月14-16日于深圳召開的“2020城市水環(huán)境大會”?。ǚ衷O“2020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流域水環(huán)境整治技術研討會暨現(xiàn)場觀摩會”“第九屆城市排水防澇與雨洪控制利用技術研討會暨2020海綿城市建設論壇”)

提示一:做好灰色設施提標。

依靠擴大管徑、建設和泵站擴容,提高排水標準是傳統(tǒng)做法。第一,一定要對一個排水系統(tǒng)按照原設計排水片區(qū)分片、分對象,按照現(xiàn)實的地表徑流系數(shù)和目標排水標準一片、一塊地計算,千萬不要用總徑流系數(shù)計算。說老實話,徑流系數(shù)本身就不是一個很科學的概念,再用綜合徑流系數(shù)說事,就更加謬之千里。第二,一定要核算現(xiàn)有雨水收集口的收水量,提標了,首先必然會增加雨水收集口的,該增加就增加。第三,一定要把雨水收集管和輸送管管徑計算對、設計對,該擴大管徑就擴大管徑;第四,一定要將雨水排水口按照新標準對應管網設計的新流量,重新計算排水口;要杜絕淹沒出流,把排水口露出來(淹沒出流,雨水管網就不是重力流),平原河網地區(qū)要盡可能采用泵站排水。總之,要記住:雨水收集嘴巴喝得進,雨水管網腸子流得快,排水口排水要通暢。當然,一定要把新實施的排水管道有質量地建設出來,沒有質量,新建的灰色設施就發(fā)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1.jpg

提示二:做好綠色措施。

做好灰色措施,一定會提高城市排水標準。但是,灰色設施提標了,就意味著:雨水收集口收集的徑流水量就多了,排水管道輸送的水就多了,排水口向河道水體排放的雨水豈不是相應也多了。在徑流污染得不到削減(城市發(fā)展,在某種意義上是地表硬化的過程)、污水混接改造不好、管道淤泥清通養(yǎng)護不到位(在雨水管道旱天滿管流的情況下,淤泥也清不出來),向河道水體排放的“臟水”也越多。排水安全了,但是水環(huán)境壓力卻增大了。

2.jpg

解決水安全和水環(huán)境“兩水平衡”矛盾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海綿措施”,或者綠色措施。從源頭上削減徑流量,在削減徑流量的同時也削減了徑流污染。一句話,要把城市市政工程“海綿化”,這就是知行合一落實總書記的海綿城市理念,綠色措施要應做盡做。一個排水系統(tǒng)提標改造起碼要有兩個方案,一是用傳統(tǒng)灰色提標,二是綠色措施與灰色措施相結合提標方案。方案二與方案一相比,雨水收集口(篦子)一定會少,雨水收集輸送管道一定會?。ㄓ行┑缆酚晁艿朗歉牟涣说模┒擞晁谜竞团潘谝惨欢〞??;疑倭?、小了,排到河道水體的雨水就少了,污染也就輕了。雨水排水管道中淤泥從哪來,不就是徑流污染造成的嗎?所以還是要靠做好海綿措施、綠色措施來削減排水口污染。綠色解決“兩水平衡”矛盾的有效手段,不但可以有效解決了矛盾,還體現(xiàn)綠色和海綿城市理念,何樂而不為!

提示三:做好藍色措施。

如果說綠色解決的是源頭,灰色解決的就是過程,藍色措施解決的就是末端,藍色措施是保障安全排水和內澇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在正常降雨情況下,只要河道水體是低水位,讓其有接納排水口出流的容量,城市排水系統(tǒng)就一定會有效發(fā)揮作用;排水標準提高了,河道水體接納城市雨水的容量也要重新確定,要保證能夠受納得了新標準下的雨水排水量。城市水體整治的目標是“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這個“淺”字可是有科學內涵,是實現(xiàn)城市水體恢復生態(tài)的前提條件,也更需要勇氣。

1.jpg

旱天不敢低水位,或者不能夠低水位,但是下雨前還是要發(fā)揮水利泵閘設施作用,把河道水體水位預降下來,接納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量,提標后,更要如此。

5.jpg

其二,藍色措施才是內澇防治的重要手段。雨水排水設施不管是用灰色,還是綠灰交融,提標到3~5年,就能夠實現(xiàn)內澇防治50~100年標準嗎?恐怕沒有藍色措施很難。城市內澇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排除城市排水設施不正常)是江河湖的洪水、高水位和海洋的高潮位導致城市河道水體高水位。在城市河道水體高水位情況下,城市排水系統(tǒng)作用就發(fā)揮不出來,可不就得澇了嗎!“因洪致澇”四個字清晰明白說清楚了內澇的原因。

解決城市內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外水不進城”,還是要靠藍色措施。日本東京的“放水路”,上海市正在實施的吳淞江工程就是典型代表。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東京的“放水路”不是下水道工程,是水利工程,絕不是所謂雨水調蓄池。他們解決的都是讓“外水不進城”,是藍色措施。

日本《下水道指南》中有一張非常形象的示意圖,清晰地解釋的城市排水系統(tǒng)與藍色措施共同應對內澇的關系。要提高城市排水安全,減少內澇風險,藍色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里還要求多部門、多地區(qū),甚至流域的聯(lián)合和聯(lián)動。

8.jpg

提示四:做好道路行泄通道。

暴雨期間,允許道路積水15cm。難道就讓水積著?還是等城市排水系統(tǒng)“有空”再排?為什么不能夠讓這些積水動態(tài)就排到內河水體中?關鍵在于道路與水體的銜接關系能否做得好,道路行泄通道通暢了,就給城市排水設施增加了力量,積水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也就緩解了內澇。

9.jpg

10.jpg

提示五:實現(xiàn)雨水排水管道“旱天無水流”。

雨水管道、合流管道因受地下水入滲、污水混接、末端排口淹沒截流(倒灌)、排口旱天閘門不開(泵站不運行)等影響,旱天都是滿管流,這是我國城市排水系統(tǒng)可悲的現(xiàn)狀,也戲稱“憋流制”。旱天“滿管流”,排水口(雨水泵站)旱天不開,雨天開,不是污染少了,而是會更加加劇。雨天“一腔黑水”入河就是“下雨就黑臭”的原因。旱天雨水管道、合流管道“滿管流”還讓排水管道清淤養(yǎng)護成了難題,清淤泥,清的是“清湯寡水”。不能夠把淤泥清出來,雨天就進河。實現(xiàn)雨水管道“旱天無水流”、合流管道旱天低水位首先還是查缺陷、修管道、治排口,杜絕地下水入滲和河水倒灌;還是大力推進雨污混接改造,混接改造的如何,一個最有效的標準就是:“污水管COD濃度大于350mg/L,雨水管旱天“無水流”。還是要靠有效的雨水管道清通維護,在實現(xiàn)雨水管道旱天無水流、合流管道旱天低水位,淤泥就好清了。查缺陷、修管道、堵滲漏、防倒灌、改混接等都是管理措施。雨水管道旱天無水流,合流管道旱天低水位更是衡量排水管道健康與否的標準。

另外,千萬不要忘了“雨水收集口”是收集徑流雨水的。為了提高排水標準,就得加雨水收集口。但是,千萬再不要讓雨水收集口成了納污口增加了,否則就得不償失了。

提示六:正確解決初期雨水污染。

排水口末端截流若干初期雨水調蓄,目前成了解決排水管道雨天出流污染的“良藥”。真的如此?第一,在現(xiàn)狀旱天“滿管流”的排水管道情況下,雨天出流的是“初期雨水”?第二,截流若干毫米“初期雨水”對應的污染物負荷是多少?第三,初雨調蓄池這個詞恰當嗎?日本、德國等城市在合流制排水口設置雨水滯留池(日本)、溢流池或者截流池(德國)、在分流制雨水排水口設置沉淀池,德國甚至開始改造溢流池為截流池、在分流制雨水排水口也設置截流池的目的都是為了減少雨天出流污染。我國在不解決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旱天“滿管流”的情況下,末端截流的就不是初期雨水,不按照水體允許排放的污染物設計計算這些截流池,就也解決不了河道水體下雨就黑臭的問題。這種末端的雨水截流池是提高水環(huán)境質量拾遺補缺的重要設施,的確該建。但是要它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則要先治好旱天 雨水管道、合流管道“滿管流”,更要做好削減徑流污染的綠色措施。

另外,將末端這些所謂的“調蓄池”,還當成雨水排水系統(tǒng)排水標準提高的措施,真是無稽之談。按照若干毫米設置的“調蓄池”,初雨還沒有到,就被管道中的存水裝滿了,哪里來的容量調蓄。雨水調蓄不做在前段,要做在末端,哪里可以提高得了排水管道標準?

初雨效應是指一場降雨量達到30%時,污染物排放就達到80%。

我們很多城市污染物排放和降雨量的關系是直線,沒有初雨效應。

要河道水體不黑臭,污染物要削減80%。

總之,雨水排水標準提高是解決城市排水安全的重要舉措,一定要做。今后雨水排水系統(tǒng)也不是簡單地將排水標準從1年提高的3年,或者5年,而是在提高排水標準的同時,提高內澇防治能力,削減入河污染物量,兩提高,一削減,是多目標的。雨水排水系統(tǒng)提標改造,面對的是現(xiàn)有的城市排水系統(tǒng),一定要先解決解決其存在的問題。多重要求,就得多措并舉。僅靠灰色,不僅花錢多,還解決不了水安全和水環(huán)境的平衡。綠、藍、灰、管多措并舉才是正確之道。

15.jpg

原標題:給水排水 |重要提示:城市雨水排水系統(tǒng)提標改造工程這樣做!

給水排水 作者:唐建國
免責聲明:商媒在線所提供的信息及圖片除原創(chuàng)外,有部分資訊和圖片從網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站所有,商媒在線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商媒在線所載文章及圖片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商媒在線,商媒在線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