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妝新貴成為流行 化妝品店如何年入3.4億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277


商界招商網 文/楊大俠

南京,這座歷史遺蘊悠長的六朝古都,與“流行”一詞捆綁并列,似乎總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有這么一家位于南京市的化妝品企業(yè),它以不露鋒芒的姿態(tài),于2014年實現全國3.4億營業(yè)額的總收入,代理網絡覆蓋了全國23個省市。截止2014年11月,這家企業(yè)的加盟店450多家,一舉成為南京市乃至整個江蘇省的一個時尚地標,一組流行符號。

肌源能量精華液、溫泉潤澤水珠膜、蝸牛美肌活顏霜……一系列的化妝品,是這家企業(yè)的一切,卻將古城南京沉睡的流行基因徹底激活,讓其成為引領時尚潮流的標桿城市。這家企業(yè),叫做蘇美公司,它的支柱,是一個叫薇妮Vinistyle的化妝品品牌。

薇妮的誕生到“發(fā)家”,花了5年時間。短短5年時間,它是怎樣做到的?在它背后,又有怎樣的動人故事?

“薇妮小姐”的時光列車

2010年初,成立一年的薇妮品牌,在營銷之路上,發(fā)出了三支令箭:情感,專業(yè),以及文化。

除卻專業(yè)是企業(yè)必不可少的立足手段,情感和文化都是虛無飄渺的概念,在營銷中要如何實現?

帶著這樣的疑惑,這年3月,薇妮的腳步輾轉來到重慶,認識了當地的帥氣插畫家:李歡。

當時的李歡,只有27歲,卻已出版多本插畫書籍,并在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中國插畫藝術展等多種展會中獲取多種獎項,于業(yè)界頗有名氣。

如果用插畫來打造薇妮的品牌名片,會有怎樣的效果?

這是一種奇妙的設想。利用插畫具有的故事發(fā)展連貫性,以現代女性生活真實情感為參照,在不同階段,將薇妮各個時期的品牌價值反映給消費者,讓她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況且,用插畫塑造化妝品文化,這是同行業(yè)未曾有過的嘗試。新奇的東西,總會留給人更加深刻的印象。懷著這樣的想法,薇妮一舉相中了李歡。

不久后,一個代表薇妮品牌的美妝擬人形象以卡通的形式走入世人眼光:薇妮小姐。

薇妮小姐以Vinistyle本身具有的威尼斯水城特質做藍本:粉紅色、面具、水晶等,同時結合了李歡的四格矢量插畫風格,呈現給大眾一個與薇妮品牌有關的百變女孩的喜怒哀樂。

薇妮小姐的誕生,猶如一把上好的柴薪,迅速將互聯網燃燒熾烈,薇妮的影響力開始在全球范圍疾速蔓延,薇妮的會員、加盟店、營業(yè)額也發(fā)生了質的飛躍。

到2012年,薇妮小姐品牌繪本《時光列車》問世,而薇妮本身,也在這輛列車上,迎來了品牌創(chuàng)立以來最大的一筆收獲:年營業(yè)額突破1億;次年(2013年),營業(yè)額再創(chuàng)新高,達到2.5億。

到今年,這輛時光列車留駐無數女人美好容顏的同時,也承載著薇妮3.4億營業(yè)額、23個省代、450多家、200多萬會員、14萬多服務號粉絲等業(yè)績,于美妝道路上,越走越遠。

特立獨行、契合時代的情感與文化傳播,徹底釋放了南京古城獨有的流行光澤,薇妮的品牌魅力也愈顯引人入勝,意欲合作的加盟商、代理商紛至沓來的同時,拋出了這樣一則疑問: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薇妮小姐”的情感入口,薇妮的創(chuàng)始人,又做了怎樣的努力?

從“多品牌專營”到“單品牌專賣”

在2005年成立蘇美公司后不久,李鵬飛陷入了一段苦惱的掙扎:是維持現有業(yè)務運轉,還是轉型?

這樣的苦惱,源于當時蘇美的狀況:門店并非專賣店,而是多品牌專營店。

起手多品牌專營店,并非李鵬飛的初衷。當時的他,剛結束游刃多年的美容院業(yè)務生涯,介入陌生的化妝品行業(yè)。在彼時,化妝品行業(yè)對于李鵬飛,還頗為陌生,而當時國內化妝品的大流,基本上被屈臣氏、絲芙蘭、莎莎等幾家所主導,它們都是做品牌專營店,李鵬飛只是隨了大流,成了這股浪潮中的一粒沙。

短時間的運作,李鵬飛發(fā)現了多品牌專營店的弊端:1、渠道混亂;2、產品同質化嚴重;3、專營店不太可能立足于一二線城市,而是分布于三四線城市,難以挑動消費者購買欲,缺乏市場競爭力。

為證實自己的論斷,李鵬飛專程世界各地,去了解當地的化妝品現狀。

在這些地方,“單品牌專賣店”這個概念,第一次映入了李鵬飛的內心;面對街道上異國他邦的客流如潮,李鵬飛徹底將多品牌專營店打翻:這才是自己想要的,也是中國未來化妝品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

——所謂化妝品專賣店,指的是“專業(yè)”賣化妝品而不是“專門”賣化妝品!

單品牌專賣店的風尚,吊足了李鵬飛一探究竟的興致。從2005年到2006年,他不斷奔走于各國之間,從中吸取外國人做化妝品的經驗和技術,了解大多數女性肌膚的需求。與日俱增的獲益,李鵬飛覺得:是時候轉型了。

再次回到中國,蘇美公司的第一家國外彩妝代理品牌專賣店于2006年落地鹽城。置辦好進貨、裝修、租金等各種設施與員工配置,除卻渾身行頭,李鵬飛手里只剩2000元。

攥著這2000元,李鵬飛手心又滲出了汗。好在命運的天平沒有失卻它的公正,開業(yè)第一天,專賣店實現了8萬元的營業(yè)額。

化妝品專賣店的首次告捷,給予了李鵬飛無比堅毅的信心。在經營數月后,專賣店帶來的盈利資金,促使李鵬飛迅速開下一家店,并開始陸續(xù)招商。

2008年底,代理專賣店在國內達到200多家,于當年新代理的另一個國外品牌,專賣店也達到了50多家。

面對無限擴展的前景,李鵬飛卻皺起了眉頭。無論哪一家,自己始終只能是個代理商,消費者拿到的產品也永遠不是親民價。任正非等人的工匠精神促使下,他決定要做自己的品牌。

經過2008年下半年短短六個月時間和團隊的日夜奮戰(zhàn),于2009年初,李鵬飛向團隊、經銷商和消費者交出了國內首個專賣自有品牌——薇妮Vinistyle。

薇妮:主與客的兩面“針”

薇妮產品系的定義,著重分布在兩方面:彩妝和護膚。

彩妝囊括了基面和基點兩類,護膚則涵蓋了面部保養(yǎng)、清潔和面部護理三類。兩方面五大類的跨度,集合了調理、修復、補水、防曬等300多款產品。

全方位的化妝產品覆蓋,薇妮立馬受到國際連鎖賣場和購物中心的青睞。品牌出世不久,于家樂福、大潤發(fā)、萬達廣場等地,無處不見薇妮專賣店的身影;而從其它韓國品牌轉型過來的薇妮代理商,也從之前3—5萬的單店月營業(yè)額,上升到8萬以上的業(yè)績,業(yè)績突出者,更可做到20—30萬。

反觀薇妮占領市場的迅猛勢頭,其成功要訣,除了產品齊全,更多的,則是服務與質量。

現在的化妝品店,為了拉攏更多顧客和會員,加強了服務與體驗,做情感營銷。但普遍情況下,這種服務與體驗不會超過10分鐘。

而薇妮的品牌專賣店,則推出了“一小時彩護妝”的策略。只要是進店顧客,無論消費與否,均可享受從清潔、護膚,到化妝的一條龍服務。店員會根據顧客的實際肌膚需求,為顧客推薦不同類型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而體驗時長也因產品使用不同,劃分為十幾分鐘到一個小時不等。服務的真誠,使得薇妮留客率達到70%以上。

當然,僅有真誠的服務是遠遠不足以將會員做到200多萬,更關鍵的,還是得看質量。

2011年后,囿于國內化妝品研發(fā)技術在當時相對落后,李鵬飛選擇沿用韓國供應鏈,在韓國成立分社,協調供應鏈生產,同時注入從自身研發(fā)的技術。用戶的信賴,質量的保證,是第一步;徹底去韓化,慢慢來就行。

因為是自家生產,薇妮的價格也比之前代理的舶來品更加親民。這樣的好處是,消費者更具消費傾向,同時經銷商的利潤能夠得以保障。

工作之余,李鵬飛是個有人情味的人,而工作上,他卻是嚴厲得近乎苛刻。新進入的加盟商和代理商,總部會對其進行多次培訓,并且每次培訓后,要求他們下月營業(yè)額提升30%。若未達標,則繼續(xù)培訓,一直到合格為止。

培訓的效果,2012年到2014年總營業(yè)額的疊加已說明一切:所謂的苛刻,是讓員工更專業(yè),是為許員工一個更好的生活。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李鵬飛代理的兩個品牌,在當地已經淪為地攤貨。李鵬飛將它引入中國,才延續(xù)了它的生命力。但如果李鵬飛堅持做外國化妝品的代理商,那么或許今天的局面,將不如薇妮這樣好,因為所有命數,都將會走到盡頭。

但不管西風東漸也好,自創(chuàng)品牌也罷,李鵬飛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無不給我們折射出這樣的道理:走出去,你才能遇見下一個自己;渴望創(chuàng)新,才能塑造出更加完美的你。

“渴望,遇見下一個自己”,這是薇妮的廣告語,也是李鵬飛的愿景——讓顧客在門店里變的更美,讓經銷商期在事業(yè)上有突破,讓所有人都通過薇妮價值鏈,在期待和熱情中不斷的成長與蛻變。

了解薇妮詳情猛戳地址:http://vip.sj998.com/115588/


未知來源
免責聲明:商媒在線所提供的信息及圖片除原創(chuàng)外,有部分資訊和圖片從網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站所有,商媒在線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商媒在線所載文章及圖片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商媒在線,商媒在線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