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161
小的時候第一次考慮工作的事情,按當時的智商,我屬于幻想型人格,想著也許大學畢業(yè)之后創(chuàng)業(yè),立刻收入百萬,走上人生巔峰,每天活在自己的想像里,有點像童話故事,就和小時候打算當總理的想法一樣,很天真。如果我沒說錯的話,上學的時候總有幾個兄弟一起喝酒的時候喜歡吹牛,個個見面就是總,搞創(chuàng)業(yè)的,完全不考慮成本和支出,沒有招募計劃,沒有團隊分工,懷著滿腔熱血一頭扎進所謂的“老板”圈。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又回到了之前吹牛的日子,然而錢沒掙多少,人倒是變得蒼老了許多。所以一直以來聽到學生創(chuàng)業(yè)我總感覺有點不太靠譜。
前段時間又聽到了那個曾經火過一段時間的段子,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越會花錢的人越有錢,這個邏輯是這樣的,花錢花的多,去買自己不敢買的衣服,吃不敢吃的飯局,你會變得更加自信,人一旦變自信了,做事就會更有目標,效率也會更高,賺的錢也會更多。像這樣循環(huán)往復,花錢花的越多賺的也會越多,當時的我覺得這簡直就是真理啊,還真是天真。但現(xiàn)實情況是,這個邏輯是反的,正是因為有錢才敢多花錢,不是因為多花錢才會變有錢。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勤儉節(jié)約,還是有道理的。
勤儉節(jié)約在大多數(shù)人的概念里就是多賺錢,把節(jié)約下來的錢存起來,開源節(jié)流。做金融兩年了我遇到不少朋友都會問他們大概每個月開銷多少?收入大概多少?一部分伙伴月光族,另外一部分統(tǒng)一回答,存銀行啊,那么問題來了,接著我會問下一個問題,為什么存銀行啊?———沒有回答,或者直接說不存銀行存哪?我從百度上粘貼下來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銀行最主要利潤來源存貸差,以及服務性收費。你存銀行也是借給別人,干嘛不直接借給缺錢的人,說存錢其實是個很好聽的詞,說白了在銀行存錢就是借錢給銀行。一如金融深似海,之前聽前輩們說還真不信,到現(xiàn)在回顧起來幾乎每天都能學到行業(yè)內之前不知道的東西,即使是冰山一角也夠琢磨幾天了,最開始的時候我從事的是P2P網(wǎng)貸,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銀行,后來發(fā)現(xiàn)整個行業(yè)只是在干銀行懶得干的事。那時候對行業(yè)也是心有余悸,短短一年多的時間,P2P網(wǎng)貸行業(yè)負面新聞頻出,身邊也有不少同行和朋友踩了雷。幾乎每一家出事的平臺我都會研究股權架構,風控機制,項目和管理團隊,到最后圍繞幾個關鍵點我也總結出了自己分辨平臺的經驗(貌似還發(fā)表了日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基于在行業(yè)里的關系,這兩年除了所謂的P2P網(wǎng)貸之外,我接觸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理財產品,譬如:養(yǎng)老公寓,海外高科技股權,PE,現(xiàn)貨白銀,原油,信托,銀行理財,股票,期貨,二元期權等等,姑且不說一般老百姓,一個專業(yè)人士也不一定對這所有的產品都了解,我后來想了一下為什么有那么多理財產品出現(xiàn),和不少朋友聊了之后發(fā)現(xiàn),這得上升到哲學層面,恐懼和貪婪,恐懼是因為無知,無知會讓很多人不愿意去嘗試和了解本身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貪婪則是因為欲望,在貪婪的驅使下,口頭上的承諾便成為了貪婪背后的信用背書。
我把自己接觸過的產品分了三類
第一類,借貸(債權)。我一直干的就是這行。如果你所投資的產品實質上是借貸給企業(yè)或者個人,OK,你要考慮的大部分就是借款方了(有些伙伴直接參與借貸,例如親友之間的民間借貸,收益大概在每年24%以上)有人說我又不能去實地考察公司跟我介紹的項目,好吧,其實即使是你去考察或許也不能考察出個什么,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一批專業(yè)班子來給你做風險控制,即使是項目出現(xiàn)問題他們也有辦法來給你應有的保障(重點是專業(yè)的管理團隊,如果你想投個不錯的項目,自己也有保證,好吧,牢記這條),總結起來,涉及債權類的產品重點看項目和風控團隊。
第二類,股權。打個比方你們家二姨廠子快要上市了,這時候他把自己家廠子的一部分股權進行出售,你想了下,現(xiàn)在花點錢買股權,如果上市說不定會翻好幾翻哦,雖然要等個兩三年,不過心里想想現(xiàn)在5萬以后變成50萬不是賺翻了,這個就是股權。這類項目的關鍵在于項目,你要是覺得這個項目未來一定有很強的發(fā)展前景,并且鐵定賺錢,好吧,可以做,但是如果上市失敗,或者說經營不善,風險自擔,畢竟你有人家股份,生死與共嘛?,(例如市面上出現(xiàn)的PE私募股權產品,證監(jiān)會規(guī)定合格投資人才可以參與也是提醒大家,如果虧了你承受不了千萬別玩)總的來說,股權類的產品看項目,小貼士:項目是重中之重,別投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行業(yè)和公司。
第三類,交易。也是大家聽到最多的一類產品,例如股票,期貨,現(xiàn)貨。怎么給大家解釋交易呢?
?。ㄐ∶饔幸粋€水杯是上個星期三20快買的,小芳看見了特別喜歡,但是小賣部缺貨了,她決定花50塊錢買小明的,于是小明把水杯賣給了小芳賺了30塊錢,結果過了一周小賣部進了很多一樣的水杯統(tǒng)統(tǒng)15塊,小芳看到了一個自己更喜歡的,覺得自己之前買虧了,她想把自己手上的水杯50元賣掉,但是沒有人愿意買,甚至連15塊也賣不出去,最后只能13塊賣給沒有杯子的小強。自己虧了37塊。)當然交易可沒有這么簡單,有人買你的價格,你才可以賣掉,有人愿意拿這個價位賣,你才可以買進,這是所有人都懂得的道理,所有人都想著自己會賺錢,那么請問誰會虧呢?如果你是一位交易大師,對人們的心理和市場了解的很透徹,或者說從某些方面,自己有一套自己的交易方法,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你是會賺錢的,如果你只是一位普通散戶,只是想碰個運氣撈一筆,對不起你肯定會虧的很慘,趁早離開股市吧,天上不會掉餡餅,掉了也會砸死自己。
市面上出現(xiàn)的理財產品大致就這么幾類,簡而言之,言而簡之,正確的認識投資理財,找到適合自己一套投資方法,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打算。
聯(lián)系人:于經理
QQ:? 779002330?? 微信:18672912665
電話:1867291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