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9-10 12:58:21 sunmedia 2281
9月4日晚間,中國核電(601985)披露稱,公司控股投資的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漳州核電”)2號機組已于9月4日澆筑核島第一罐混凝土(FCD),標志著機組正式開工建設。
公告顯示,漳州核電2號機組采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百萬千瓦級“華龍一號”核電技術,額定容量121.2萬千瓦。“華龍一號”是在我國30余年核電科研、設計、制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研發(fā)的先進核電技術,滿足全球最新核安全標準。漳州核電1號機組已于2019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目前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工程重大里程碑節(jié)點均按照計劃如期實現(xiàn)。
漳州核電2號機組開工后,公司控股在建的機組數量為6臺,裝機容量達698.2萬千瓦。
中國核電半年報披露,公司主要從事核電項目及配套設施的開發(fā)、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清潔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fā);核電運行安全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服務與咨詢業(yè)務等。今年1-6月,中國核電實現(xiàn)營收232.34億元,同比增長5.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75億元,同比增長14.49%。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共47臺,裝機容量為4875.92萬千瓦(額定裝機容量)。目前公司投入商業(yè)運行的控股核電機組共21臺,裝機容量1911.20萬千瓦,約占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的39.10%。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當前國內核電項目正穩(wěn)步推進。就在兩天前(9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會議核準了已列入國家規(guī)劃、具備建設條件、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民營資本首次參股投資的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兩個項目有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將帶動大量就業(yè)。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類似“華龍一號”這樣的三代核電機組,平均每臺的建設成本約為200億元。
會議要求加強核能短板領域攻關,堅持安全第一、質量至上,壓實企業(yè)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工程建設和運行監(jiān)管,確保萬無一失。
對于9月2日核電項目的核準,華金證券發(fā)布研報表示,2018年后,多臺三代機組投入商運,三代機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印證,核電審批逐步被提上日程。2019年7月,國家能源局明確表態(tài)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準開工,標志著核電審批正式重啟。
“隨著本次兩個核電項目的核準,核電審批穩(wěn)步推進的預期得到印證。預計每年有望獲批4-6臺核電機組。看好核電建設和自主可控為相關基礎件企業(yè)帶來的機會。”華金證券指出。
川財證券則在點評報告中表示,核能與化石能源相比具有許多相對優(yōu)勢,隨著核能利用方式和應用范圍的擴大,有助于滿足和保證我國多樣性的能源需求。國際上年初以來,日本、阿根廷等國家也計劃重啟相應核電設施,阿聯(lián)酋、白俄羅斯和埃及等國家都開始推動各自的核電廠建設開工,而我國華(港股00370)龍一號首臺福清5號機組也將在2020年底投運。
截至目前,中國核電已取得國家發(fā)改委批復同意并開展前期工作的核電項目還包括:遼寧徐大堡核電一期工程,河北滄州核電項目,三門核電3、4號機組項目,遼寧徐大堡核電3、4號機組項目,田灣核電7、 8號機組項目等。
文章來源: 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