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10:03:57 sunmedia 2119
8月15日,據外媒報道,英偉達將以400億英鎊(按當前匯率為5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ARM。目前英偉達與ARM談判已經進入獨家談判階段,整體收購將在今年夏末完成。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昨晚在其朋友圈第一時間發(fā)了該外媒報道的截圖,并附上了四個問題:一是收購最終能否被批準?二是ARM中國何去何從?三是其他ARM客戶怎么辦?四是中國芯片設計公司怎么想?
這幾個問題,同樣是業(yè)界對ARM被英偉達收購最為關心的焦點。
消息人士稱,ARM于今年4月被掛牌詢價,ARM的持有方軟銀集團對蘋果、三星、富士康、臺積電、高通等進行了詢問。關于英偉達參與競購ARM的消息在7月中旬被爆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前曾被爆出的買家包括蘋果、三星等逐一被排除。在昨天晚上,英偉達已經成為獨家買主且將在今夏完成交易的消息被外媒爆出,英偉達以高出三年前孫正義買價200億美元的價格出手(三年前孫正義以320億美元買下ARM),成為獨家買家的談判進入到最后時刻。
能否獲批?
這樁收購案被受業(yè)界關注,因為ARM對整個ICT產業(yè)舉足輕重,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采用ARM架構,蘋果、三星、高通、華為、聯發(fā)科等都采用其架構,全球擁有超過1000+生態(tài)伙伴。它的賣身,將影響其中立性,波及方方面面。
如果英偉達與ARM價格談攏并購達成,那么接下這樁收購需要接受有業(yè)務往來各個國家的反壟斷調查。
英國對此樁收購非常關注且擔憂,此前盡管ARM屬于軟銀但總部在英國,如果被英偉達收購后其總部是否遷移引起英國高度重視。英國議員們敦促政府干預ARM與英偉達之間的談判,以確保繼續(xù)在英國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并將總部保留在劍橋。另外,劍橋工黨議員丹尼爾·澤克納稱,政府應該確保這些條款在出售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得到執(zhí)行。
而ARM聯合創(chuàng)始人赫爾曼·豪瑟也曾批評出售給軟銀這一舉措,并表示,賣給英偉達將會是一場“災難”。將會損害ARM的中立性和滿足多家不同公司和供應商需求的能力。
除了英國,ARM還需要通過有業(yè)務往來各國的反壟斷的調查。
“ARM公司可以說是芯片規(guī)則的制定者,是芯片設計的最頂端,全球的移動端芯片基本都離不開它。但是英國和美國很難允許中國進行這樣的并購交易?!辟惖项檰柤呻娐樊a業(yè)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呂芃浩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
“英偉達收購ARM這個事情,考慮到政府審批等因素,大概率成不了,但它是大事,國內應該認真思考。”顧文軍在此前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樁收購很難通過各國的反壟斷調查:一方面這樣的收購案難以通過各個國家反壟斷部門批準;另一方面ARM這樣一個開放平臺,如果被任何一家公司買下都要改變其中立屬性,都會引發(fā)ARM生態(tài)巨變。
在進行該并購之時,英偉達和ARM同樣知道要過世界各國反壟斷審批這一關,他們之所以“偏向虎山行”,應該說也同樣是想好了對策,并且做足了各種應對的說辭。萬一收到達成,業(yè)界應該怎么辦?需要有應對預案。
ARM中國應該怎么辦?
ARM在中國是以合資公司的方式運營,中方投資者占股51%, ARM公司占股49%。目前,中國市場占據了ARM全球營收的20%,是其全球增長最好的優(yōu)質資源市場,
顧文軍認為:“ARM在全球增長放緩,只有中國市場快速增長,這與中國市場和產業(yè)的巨大活力有關,中國產業(yè)需要ARM,ARM同樣需要中國市場?!?/p>
也正是因為中國市場很重要,而ARM對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沒有絕對控制權,所以ARM希望進一步增強對ARM中國公司的話語權,目前ARM的中方股東股權相對分散,顧文軍建議,各個財務投資者以大局為重,齊心協力,共同推動ARM在中國實現良好的發(fā)展。
中國相關企業(yè)怎么辦?
如果英偉達對ARM的收購能夠獲批,中國的產業(yè)應該怎么辦?目前在中國從服務器端、移動端到物聯網領域,有大量的公司采用ARM架構,考慮到未來包括政治因素的影響,中國企業(yè)應該有相關的預案。
“ARM的未來充滿了變數,中國企業(yè)都應該未雨綢繆,是到了研發(fā)基于RISC-V架構芯片的時候了?!敝袊浖袠I(yè)協會嵌入式系統(tǒng)分會副理事長何小慶此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時表示。
過去大家之所以選擇ARM而不是開源的RIS-V,是因為擔心生態(tài)不成熟,尤其是在服務器端。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李任偉認為,盡管目前中國大部分芯片廠商都是基于ARM進行設計,但是包括華為、阿里巴巴等也在嘗試使用開放指令集架構RISC-V。
目前RISC-V在中國的發(fā)展正在呈現出燎原的態(tài)勢。7月底,阿里巴巴的平頭哥與全志科技宣布達成合作協議,將基于玄鐵平臺開發(fā)通用算力芯片,預計3年出貨5000萬顆。玄鐵是阿里平頭哥研發(fā)的RISC-V處理器,其中去年推出的玄鐵910號稱最強RISC-V處理器,12nm工藝。
8月,小米的長江產業(yè)基金投資了一家芯片設計企業(yè)芯來科技,芯來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提供RISC-V處理器內核IP和解決方案公司。
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青睞開放開源的RISC-V架構,為了減少更多的企業(yè)擔憂,RISC-V基金會已經將其總部搬遷到了瑞士。Semico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市場將消費624億顆RSIC-V CPU內核,從2018年到2025之間的年復合增長率將為146.2%。
收購Arm,英偉達將掌握話語權
Arm作為一家芯片設計公司,蘋果、高通、三星、華為等公司均使用該公司的IP授權制造智能手機芯片,使得Arm的市場覆蓋范圍達到90%。
如果交易達成,英偉達將受益于收購Arm產生的協同效應。此前,彭博社表示,如果英偉達成功收購Arm,英偉達將在絕大多數手機、平板電腦芯片領域掌握絕對話語權,并在部分PC和服務器領域擁有一定生態(tài)。此外,彭博社推測,如果這筆收購成功,將成為芯片行業(yè)有史以來的最大一筆收購。
2020年7月9日英偉達市值首次超過英特爾
這一發(fā)展還將標志著GPU制造商最近收購熱潮的延續(xù)。4月27日,英偉達完成了對以色列Mellanox Technologies的收購,歷時13個月。5月4日,英偉達宣布將以未公開的價格收購開發(fā)網絡軟件公司Cumulus Networks。目前為止,英偉達的股價較去年同期上漲95%,超過英特爾765.4億美元。
不過,如果這筆交易需要將Arm總部遷出英國,可能就會受到來自英國政府的阻礙,英國政府曾堅持要求軟銀保留Arm在英國的總部并增加員工數量,保持英國從業(yè)人員的數量。另外,Arm的現有客戶也可能阻止有關平等獲得Arm技術收購或需求保證。
出售Arm,或是一場生態(tài)災難
正如Arm現有客戶對獲取Arm技術平等性的擔憂,Arm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赫爾曼·豪瑟(Hermann Hauser)也對軟銀將Arm出售給英偉達表示擔憂。
Arm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赫爾曼·豪瑟
根據BBC上周的報道,赫爾曼·豪瑟表示,如果將Arm出售給英偉達將會是一場災難。他認為,幾乎所有的大型芯片制造上都在使用Arm的技術,如果它成為英偉達的一部分,那么大多數技術許可者都將成為英偉達的競爭對手,自然也會尋找Arm的替代產品。比起被英偉達收購,豪瑟更希望看見Arm在倫敦和紐約的證券交易所都上市,希望政府可以做出工業(yè)戰(zhàn)略聲明。
豪瑟曾經也反對軟銀收購Arm,但他后來承認,這家日本公司做得不錯,因為他們一直將劍橋作為研發(fā)活動的中心。
將Arm出售給英偉達是否會是一場災難尚不清楚,英偉達擁有Arm的確可以占據生態(tài)優(yōu)勢,但是后摩爾時代,新技術新架構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在AI芯片領域表現良好的英偉達也已加入RISC-V基金,可能英偉達未來的業(yè)務對Arm的需求并不高。
文章來源: 中國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