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535
要風度還是溫度?這是個問題!立冬雖過,但不少地方白天氣溫仍居高不下,不少人會覺得氣溫仍高,可以繼續(xù)“凍”一下??墒且?,體溫降1°C,免疫力降30%,氣溫每變化1°C,呼吸道感染概率就增加4%,盲目忽視身體保暖,“凍”不出養(yǎng)生之道,反而容易“凍”掉免疫力,給各種疾病趁虛而入的機會。
眾所周知,我們和無數(shù)細菌、病毒微生物生活在一起,而我們之所以不會總生病全依賴于免疫系統(tǒng)的功勞。然而,免疫力也有自己的基礎(chǔ)需求,一旦人體處于低溫且缺乏保暖措施的環(huán)境,免疫細胞活力降低,抵御細菌病毒侵害的能力也會隨之降低。
研究表明,溫度越低,機體對病毒的固有免疫應答作用越低。在低溫的刺激下,鼻黏膜中的毛細血管收縮,供血量減少,免疫細胞數(shù)量也會降低,進入鼻腔的病毒就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細胞。而且冬天不光冷,還干燥,這更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如果免疫力長期得不到改善,不但感冒次數(shù)增多,病程也會越來越長。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便成為備受感冒“關(guān)愛”的“高發(fā)群體”。
怎樣才能降低冬季感冒的風險呢?
1、 注意保暖,小心晝夜溫差大
雖然很多地方的氣溫仍居高不下,人們出門時往往只注意最高氣溫,忽略了晝夜溫差。氣溫低變化則會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千萬別為了一時的美麗凍得一陣哆嗦。隨身帶件外套,隨時增減,保證身體所需的溫度。
2、 冷熱交替,謹防室內(nèi)外溫差
氣溫下降,常常需要很很大的勇氣才敢打開門,去面對門那邊的天寒地凍,而每一次溫度的變化都可能增加感冒和流感的易感性。室內(nèi)雖然溫暖舒適,但同時空氣的污染程度可能比室外高25倍,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細菌病毒僅需通過一個噴嚏就能污染整個房間。所以打噴嚏時盡量用紙巾掩住口鼻,如果沒有紙巾,可以用手肘,勤快開窗通風,根據(jù)室內(nèi)外溫差注意增減衣物。
3、 勤加鍛煉,促進新陳代謝
被窩溫暖,視頻好看,但長時間不運動,會導致身體血液循環(huán)不暢,新陳代謝遲緩。增加適當運動除了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還能緩和焦慮情緒,釋放壓力。
4、 補充VC,提升機體抵抗力
維生素C是人體營養(yǎng)、生長所需要的重要的微量元素,對機體的新陳代謝及促進傷口的愈合都有重要的作用。補充維生素C也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不少人為此每天吃大量的水果,水果中的確富含維生素C,但其含量真的足以抵御病菌的侵襲嗎?
研究顯示,每天攝入1000毫克維生素C,感冒的發(fā)生率能下降45%,感冒患者每天攝入1000毫克維生素C能明顯縮短感冒進程達59%。而水果及常見的低劑量的維生素C保健品中所含的VC含量可能并不足以達到抵御感冒病毒的效果。
想通過補充維生素C來提高自身抵抗力,相較于其他劑型的補充劑,泡騰片快速溶解攜帶方便,小小一支,可以塞在包里,隨你去到任何地方。一片泡騰片里富含1000mg維生素C,放一片在涼水或者溫水中,不需1分鐘即可獲得一杯口味酸甜又富含豐富VC的“飲料”,輕松滿足人體所需維生素C,提供靠譜抵抗力,抵御病毒入侵,即使不幸中招也能縮短感冒病程。
在即將到來的冬天里,除了補充豐富維生素C,提高自身抵抗力外,也可以常用38℃左右的熱水泡腳,保持適當運動,同時注意腳踝及下肢的保暖,這個冬天露襪子比露腳踝更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