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資本入局 20萬億元消費金融藍海初現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274


  如果說一年前消費金融還只是銀行的專有名詞,那么,在互聯網金融元年里,各路資本的入局則讓消費金融成為各路資本十分鐘情的“藍?!?。
  盯準消費金融的除了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互聯網巨頭外,還有P2P和新入隊的運營商,各路資本云集,“高富帥”和“簈絲”紛爭成為消費金融產業(yè)的新格局。
  消費金融的“三陣風”
  資本的聚集來自于消費金融的“三陣風”,第一陣風是“數據風”:13萬億、24.7%、27萬億、7.4倍,這組規(guī)模龐大,增長率高企的數據來自于消費金融帶來的奇跡。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規(guī)模達到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7%,依然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艾瑞咨詢預計,2014~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規(guī)模依然將維持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預計2017年將超過27萬億元,相較于2007年將增長7.4倍。
  第二陣風是“政策風”: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的放開和“金十條”(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的推動。
  第三陣風則是“需求風”,多層次專業(yè)化金融服務的需求“迫不及待”。
  三大運營商的“消費金融經”
  互聯網巨頭的入隊讓消費金融蕩起了第一波浪潮,而三家運營商的入隊則是第二波巨浪。今年以來,在運營商整體發(fā)生實質性變化的大背景下,鐵塔公司的成立、來自于虛擬運營商的沖擊,讓三家運營商的轉型變得箭在弦上。
  早在2010年,在中國移動的戰(zhàn)略中就已經讓市場看到了消費金融的影子。2010年,中國移動即選擇了聯姻浦發(fā)銀行試水金融,之后雙方還宣布,未來中國移動將與浦發(fā)銀行一道,在包括現場支付及遠程支付在內的手機支付領域開展合作,并將聯合研發(fā)和推廣能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功能的手機金融軟件及手機支付安全解決方案。
  事實上,從移動支付到互聯網金融產品,三家運營商從未放棄向金融轉型的各種嘗試。今年9月,中國聯通在向消費金融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標志性的一步,即成立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今年9月,招行宣布銀監(jiān)會已批復同意招行旗下全資子公司香港永隆銀行與中國聯通籌建“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而這也是自2013年9月底銀監(jiān)會宣布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范圍后首家獲批籌建的消費金融公司。
  這也終于讓市場清晰地看到了運營商在轉型道路上選擇的一個方向。據業(yè)內人士分析,雙方的合作主要來源于招行的消費金融業(yè)務經驗和聯通強大的網絡和運營,這也是銀行和運營商合作的關鍵點。運營商之所以選擇以金融為轉型方向,主要在于金融最基礎的三個功能:支付、存貸及風險分配的共同點的契合。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所做出的嘗試區(qū)別在于基本源不同,對于移動和浦發(fā)銀行的合作,出發(fā)點更像是一筆財務投資,協同效應還未顯現;對于中國聯通的嘗試而言,則是招行與中國聯通放大協同效應的一次合作伙伴選擇。
  另據了解,作為老三家中惟一一家缺位的中國電信正在發(fā)力消費金融市場。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信構建的電子金融業(yè)務中,負債類業(yè)務和資產類業(yè)務正在全面鋪開。
  三家運營商的“消費金融經”可以這樣概括:移動尚無明確打法,聯通已明確由“個人金融業(yè)務”曲徑通幽,而電信則選擇布局個人、企業(yè)兩端的雙路數出牌,其中,電信旗下的“翼支付”則更像是阿里巴巴體系中的螞蟻金服。
  傳統(tǒng)銀行心臟上的“匕首”
  目前消費金融在國內的發(fā)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面向對象和貸款種類也仍有局限性,一般為有穩(wěn)定收入的中低端個人客戶,提供短期、小額、無擔保、無抵押的消費貸款,但不包括房貸和車貸。
  但對標美國金融市場而言,國內消費金融的潛力還遠未得到釋放,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消費金融的光速發(fā)展帶來了更多的燃料。在“京東白條”橫空出世時,業(yè)內人士曾表示:“京東白條”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向金融信用資產領域邁進的標志。這款互聯網金融產品像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插傳統(tǒng)金融、傳統(tǒng)銀行主體業(yè)務的心臟,直接沖擊傳統(tǒng)銀行的信用卡業(yè)務。
  除了“京東白條”、天貓分期等互聯網巨頭發(fā)起的消費金融產品外,P2P也帶著夢想接踵而至。隨著P2P行業(yè)的發(fā)展,其涉足的領域愈來愈廣,從最初的中小微企業(yè)到電商市場,再到如今的個人消費貸領域,P2P行業(yè)細分化趨勢日益明顯。不少有實力的P2P平臺也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服務領域。
  未來網貸行業(yè)應該向消費貸款領域積極拓展,信用消費市場的增長潛力很大,P2P有望和信用卡爭奪消費市場。
  而面對各路資本云集的消費金融現存的問題,運營商的介入似乎又打開了另外一扇窗,除了解決多層次、多元化、專業(yè)化的金融服務外,銀行外行業(yè)介入的門檻主要在于征信問題,我國目前尚不具備完善的個人信用記錄和信用評價體系,運營商和電商自備的信用體系則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由上海家耐磁力泵廠(https://www.shcilibeng.com)轉載發(fā)布,本廠專業(yè)生產高溫磁力泵、高壓磁力泵、高溫高壓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等。銷售咨詢技術熱線:02164096960?;13601667253。

未知來源
免責聲明:商媒在線所提供的信息及圖片除原創(chuàng)外,有部分資訊和圖片從網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站所有,商媒在線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商媒在線所載文章及圖片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商媒在線,商媒在線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資訊